青年博士教授下企业“补课”

发布时间:2011-10-13 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 浏览次数:

(记者 程毓) “《化工原理》这门课概念多、公式多,很难学,听了张春桃老师的课,现在我喜欢上了这门课。”化工0906班的袁凯说,“他边讲概念、公式,边对着照片讲工程的实际运用,使这门课既生动有趣,又便于理解,也让我们知道了学好这门课的重要性。”

听到学生的评价,张春桃笑了:“这得益于学院送我们下企业‘补课’。”

没有实践经历上不好课

武汉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办学50年,培养了近三分之一的中国焦化行业骨干技术人才,被誉为“焦化行业工程师的摇篮”。随着教师队伍学历的不断提高,青年教师因没有生产工作经历而带来的各种问题日益突出。

提起下企业前上课的经历,张春桃不好意思地说:“读本科、硕士、博士,然后进入高校当老师,我们的人生经历就是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。由于没有生产工作经历,以前讲课只能照本宣科,自己讲得索然无趣,学生也听得无精打采。”

2009年年底,化工学院通过职代会出台了《青年教师成长计划》和《青年教师下工厂实习培训规》,院长王光辉在教代会上指出:“作为工科教师,没有企业生产经历或工程实践经历,是不可能上得好课,做得好科研的,也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,所有青年教师必须下企业补生产实习课。”

2010年暑期,该院韩军、李文兵、孙旻、张春桃、曾丹林等5名教师成为第一批到企业实习的青年教师,他们5人均是博士,其中4人当时已是副教授。

在实践中找到研究的方向

虽然对煤化工企业的恶劣工作环境早有心里准备,但来到河南顺城集团煤焦公司,他们还是吃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苦头。

7月的河南正值酷暑。

“在工地呆不到半个小时,身前背后的衣服就变得黏黏地贴在身上。”李文兵情不自禁地皱起眉头,他说,“特别是在炉顶和炉前实习时,头顶是火辣辣的太阳,身前是喷着上千度火焰的炉火,每天晚上回到宿舍,衣服背后结满了白花花的盐晶体。”

“那天爬脱苯塔,气温高,苯的气味又难闻。爬上去后我感觉头晕想吐,硬撑着往下爬,脚一着地,眼前发黑,幸亏大家扶住了我,并立即把我送到镇上的医院打针吃药,身体才慢慢恢复过来。”韩军至今说起这件事仍心有余悸。

目前,国内的煤化工企业普遍存在粉尘多、味难闻、噪音大。

为了了解煤的传输过程,他们从堆积如山的煤场沿着一条条传输带边走边看,传输带在运煤过程中不断抖动,黑乎乎的煤灰直往裤子、鞋子里扑。韩军说:“传输带短则几十米,长则上百米。一天走下来,整个人黑了一圈,变成了黑包公,吐的痰都是黑的。”

孙昱直到现在还记得煤焦厂的怪味。在熄焦塔实习,由于该企业采用的是湿法熄焦,喷出来的水在反复使用中含有大量的氨气、硫化氢等,气味刺鼻难闻,他们连续一周,天天在那里实习。

曾丹林在实习总结中写道:“虽然实习已经结束,但耳边仍然回响着车间隆隆的风机声,眼前依然晃动着推焦师傅挥汗如雨的身影。”

“在实习的日子里,师傅们吃苦耐劳、不畏艰险、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。” 他们不约而同地这么说。虽然环境艰苦,工作劳累,但他们都自觉地和企业职工一样,天天“泡”在生产一线。

亲历了煤化工企业恶劣的工作环境,李文兵深有感触地说:“我们要把科研与企业实际相结合,努力改善煤化工企业‘恶劣’的工作环境。”

回到学校,李文兵在指导老师王光华教授的指导下,结合企业实习了解的各种问题,积极开展科技研究。如研究新的脱苯技术,不仅节能减排,而且提高企业效益;针对研究废水再生循环利用,力求工业生产不排放废水,达到零污染。

经历过就是不一样

“企业给了我们充分的学习条件。”韩军说,“我们实习了企业所有的车间、工地。”

实习期间,他们参观了煤焦厂的物料走向、熄焦、焦炭过筛、进产品库的全过程,学习了装煤、推焦、炉顶测温、调火等工艺,了解了160 T/h干熄焦、8万t/a苯加氢、2×1.4万kw直燃式发电机等先进技术。

他们还经常“上天入地”。“上天”就是爬上各种塔器,工厂里耸立着十几座高达三、四十米的塔器。“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,我们把每座塔器都爬爬!”韩军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,每爬一座塔器,他们对照书本,仔细查看各种管道和物料的走向,记下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。他们用了整整一个星期,终于“征服”了所有的塔器。

“入地”就是下到炉底的地下室。进入一千多度炉体下的地下室,犹如到了一个巨大的闷罐子,不仅室内温度高达五、六十度,而且光线昏暗,交织如网、粗细不一的各种管子看得人眼花缭乱。他们沿着管子边走边看边问,直到弄清楚每根管子的尺寸和用途。

“我们真幸运,看到了建新炉的全过程。”李文兵津津乐道,“要知道,一个炉子可以使用30年,有的人在煤焦企业工作了一辈子,都没有看过建新炉。”每天不管多累多晚,他们都要钻到炉子里,零距离地观察建炉的全过程。实习快要结束时,炉子还没有砌到顶,他们得知相邻的利源集团在砌炉顶,又驱车赶到那里,观看了砌炉顶的过程。他们用100多张照片记录下了这一意外收获。

张春桃老师在实习总结中写道:“以前看到的都是书本里写的、画的,没见过实物。这次在企业看到了、测量了、使用了,加深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系统、全面的理解。”

回到学校,学院安排他们带学生到武钢实习。原来由于青年教师没到过现场,都是由武钢的技术员带学生边参观边讲解。这次实习,韩军主动带一队学生自己讲解,他不仅讲现场看到的,还讲最新的技术、设备、实际生产中的问题……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,他也应答自如,让学生佩服不已。

“《化产工艺学》书里有上百幅各种各样的工艺流程图,看了许多遍都记不住。孙昱老师把在企业拍的照片和视屏放给我们看,我们一下就记住了。”应用化工技术专业0901班的张琰玮说。孙昱自豪地说:“书上没图,又没有照片的,我凭在企业实习的记忆,在课堂上边画图边讲。现在上课,我既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,又能信手拈来地讲企业应用情况。”

收获在书本之外

“到了企业,才发现许多设备、技术与书本不一样。”孙昱老师翻开书本,指着一幅图说,“这是富油脱苯工艺流程图,下面画有脱苯塔。但在现场,我怎么也没找到。问了学院的梁玉和教授才知道,原来书中讲到的是老工艺,现在煤气温度控制得好,就不需要脱苯塔了。若没有这次实习,上课给学生讲的就是旧知识了。”

“我们还学到许多生产经验。”孙昱老师把书翻到另外一页,“你看,书上画的储罐图在进出口只有一个阀门。但在现场,我们看到的都有两个阀门。问了才知道,为了预防一个坏了时,可以用另一个来控制突发事故。”他笑了笑,补充说:“看起来是个小改进,但对于企业的生产安全却非常重要。”

他拿手比划着,接着说:“我们在现场见到有个往上延升到塔顶的呈倒U型的管子,专业书上有图,但没有讲起什么作用。我们请教了好几位工人师傅,才知道是为了防止断电时液体回流。”

在企业实习的一个半月里,像这样的新发现、新收获几乎天天都有。

“这些问题看似简单,但让我们知道了,书本讲的、实验室做的和企业用的,是有差别的。”孙昱说,“我们深切地感受到,要想教好学生、做好科研,企业生产一线的实习经历非常重要!”

一个半月的下厂实习,他们录制了十多个录像资料,拍摄了三百多张照片,对照现场画了上百幅图,翻看了一千多页专业书,记录了上万个生产一线的数据。带去的书籍、本子,带回时都记得满满的,书皮、本子面也因为翻用得太多而变成黄色、黑色的了。

顺城集团的总经理李德新对化工学院的领导们说:“真没想到这些博士、教授能呆一个暑假,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虚心学习的态度让我们感动啊!”

看到这批青年博士教师可喜的成长进步,武科大化工学院院长王光辉高兴地说:“事实证明,青年教师下企业‘补课’不仅是必要的,而且是卓有成效的,我们要坚持做下去。”

上一条:喜获青海省2010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下一条:全面展开“两访两创”活动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