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搭建校友与在校生交流平台,传承学科发展经验,5月2日下午三点,我院在教二楼22614会议室举行化工2006级1班校友返校座谈会。5位校友代表与学院师生代表齐聚一堂,围绕“共话成长”主题展开深入交流,共同追忆青春岁月,畅谈行业前沿动态,并为在校学子成长与学院发展建言献策。座谈会由学院2023级辅导员李江江主持。

座谈会伊始,李江江老师代表学院欢迎校友“回家”。在经验分享环节,深耕专业领域十五年的秦林波校友率先发言:“化工专业如同金字塔,学科基础就是地基。当年我们反复推导的物料衡算公式,现在依然是工艺设计的核心工具。”聂万军校友以自主研发催化剂的经历印证道:“基础理论看似抽象,但正是这些知识构建起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框架。”两位校友的论述引发在场学生的频频点头。
从校园到企业的跨越成为讨论焦点。付鹏睿校友展示任职企业的新材料研发流程时强调:“课本上的单元操作都是理想模型,实际生产中设备选型、经济成本等变量需要融会贯通。”韩英校友以质量管理岗位为例补充:“在校期间要学会将实验数据转化为工艺参数,这种转化能力是企业最看重的素质。”

互动环节将座谈会推向高潮。面对23级朱子涵同学“专业方向选择”的困惑,豆丙乾校友给出专业分析:“化工制药方向市场环节复杂,需要关注行业动态;煤化工方向对热力学、反应工程等知识深度要求最高;精细化工覆盖化妆品、电子化学品等众多领域,但需做好应对激烈竞争的准备。”他建议学弟学妹结合兴趣特长与行业趋势,用“动态发展的眼光规划职业路径”。现场随即响起热烈掌声。
会议尾声,李江江老师结合校训作总结:“厚德博学要求我们既要夯实专业根基,更要拓展综合素养;崇实去浮启示大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。校友们的成长轨迹正是校训精神的生动诠释,期待同学们以优秀前辈为榜样,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书写化工人的新篇章。”
未来,化学与化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,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化工人才注入强劲动力。